

中秋桂香飄滿村,國慶紅韻映童心。在中秋與國慶雙節將至之際,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厚植家國情懷,9月28日,西城村婦聯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聯合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、僑胞之家、計生協等共同舉辦“月滿中秋,喜迎國慶,童心做餅,樂融融”主題活動。西城村書記倪勝、婦聯主席臧海娣帶隊,全體網格員全程參與,與轄區20余名兒童及家長歡聚一堂,用親手做月餅的方式,共慶雙節。
活動籌備階段,所有人分工協作,將“細節感”拉滿:愛衛辦工作人員提前對活動場地進行清潔消毒,擺放“勤洗手、講衛生”提示牌,守護孩子健康;計生協準備了兒童健康手冊,穿插在活動間隙發放;僑胞之家特意邀請2戶僑屬家庭參與,為活動增添“團圓無國界”的溫情;婦聯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同采購食材,從低糖豆沙餡到印著“玉兔”“五星”的模具,兼顧口感與節日寓意;網格員們則通過入戶走訪、微信群通知,確保轄區內適齡兒童全覆蓋,不少孩子提前一天就帶著小圍裙,盼著活動開啟。
“中秋是團圓的節,國慶是愛國的節,今天咱們親手做月餅,把‘小家’的甜和‘大家’的喜包在一起!”活動開場,倪勝書記的講話溫暖又接地氣,他還拿出提前準備的小國旗,分給每個孩子,孩子們舉著國旗揮舞,紅色的旗幟與現場的中秋掛飾相映成趣。隨后,臧主席化身“烘焙老師”,站在孩子們中間示范:“先把面團揉成乒乓球大小,再用掌心壓平,像這樣把餡料包進去,千萬別讓‘小甜蜜’跑出來哦!”她手把手教年紀小的孩子捏面團,指尖沾了面粉也不在意,笑容格外親切。
做餅環節成了孩子們的“快樂課堂”:有的孩子跟著網格員阿姨學搟餅皮,餅皮搟得厚薄不均,卻笑得一臉燦爛;有的僑屬家庭孩子,在家長幫助下做出印著“中秋”字樣的月餅,還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“要寄給國外的姑姑”;計生協工作人員一邊幫孩子擦去臉上的面粉,一邊輕聲講解“吃月餅要適量,多吃水果更健康”。現場最熱鬧的要數“創意月餅評比”,孩子們捧著自己的作品排隊展示:有的把五角星模具壓在月餅上,說是“給祖國媽媽的禮物”;有的用彩繩把月餅串成串,說是“中秋糖葫蘆”。倪書記當起評委,給每個孩子都頒發了“最佳創意獎”小貼紙,孩子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。
活動尾聲,工作人員引導孩子們將包裝好的月餅分給現場老人,網格員們則幫忙把剩余月餅打包,送給轄區行動不便的家庭。“這是我第一次做月餅,要送給奶奶,讓她嘗嘗我的手藝!”8歲的李一帆抱著月餅禮盒說。臧主席表示,此次多單位聯動,既發揮了婦聯的親子服務優勢、僑胞之家的聯誼作用,也依托計生協、愛衛辦的專業力量,讓活動既有溫度又有保障。倪勝書記補充道,下一步西城村將繼續整合多方資源,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活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