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近期,一種宣稱能瞬間安撫出牙期寶寶哭鬧的“神器”——冰凍磨牙棒,在各大社交平臺走紅。育兒博主和寶媽們紛紛推薦,稱其為“止哭良方”。這種冰凍的磨牙棒真的這么神奇嗎?
記者了解到,嬰兒出牙過程中牙齦腫痛,低溫物品可以降低局部神經敏感度,快速減輕疼痛,緩解腫脹。因而不少家長買來磨牙棒或牙膠后,都會放到冰箱里冷凍或冷藏之后再使用。
在網絡平臺,不少家長都在主動分享這種冰凍磨牙棒安撫嬰兒的效果。記者在社交平臺搜索“出牙期緩解”“冰凍磨牙棒”等關鍵詞,發現了大量相關視頻和筆記,大都展示了嬰幼兒使用這種冰凍的磨牙棒之后,情緒趨于平穩的過程。
廣東惠州家長余女士:有一次,我們發現孩子他牙齦出血,然后還紅腫了,我們不知道為什么,就突然給他一個冷凍的牙膠,他反而特別喜歡啃那個牙膠。
記者注意到,還有一類自制的冰凍磨牙棒,特別受家長關注。一些制作教程顯示,將母乳、面粉等原料烤制后冷凍,或將水果泥倒入模具直接冷凍,就可以制作成冰凍磨牙棒。還有的做法是直接將水果條、紗巾、紗布等冷凍,制成簡易的冰凍磨牙棒。更簡單的做法是直接購買市售的棒棒冰放入冰箱冷凍。
廣東佛山家長黃女士:從網上的方法后買了棒棒冰回來試一下,起碼要冷凍到完全硬的的話,就是三四個小時這樣子,先沖洗一下,就拿布或者紙巾包一包,然后再放到他手上就可以了,嘗試過一次之后發現確實可以有效緩解牙齦腫脹不舒服,他就會非常狂熱地自己抱著啃。
專家敲響警鐘:網紅“冰凍磨牙棒”存隱患
育兒博主紛紛推薦,家長們也爭相嘗試,那么這種看似簡便有效的新方式,是否隱藏著被忽視的安全隱患呢?我們來看看醫學專家怎么說。
記者調查了解到,部分家長從冰箱拿出磨牙棒后,會立刻給寶寶使用,參照家用冰箱冷凍層通常-18℃的溫度,剛拿出來的磨牙棒溫度也接近了-18℃。也有一些家長會將冰凍磨牙棒放置兩三分鐘后使用,廣東的這位家長稱,她使用的棒棒冰即使放置一段時間,其表面溫度也會低于0℃。
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,專家告訴記者,嬰幼兒口腔黏膜、牙齦及嘴唇皮膚非常嬌嫩,對低溫刺激耐受度極低。不少冰凍磨牙棒零下十幾度的低溫狀態,可能會損傷寶寶的牙齦和口腔黏膜,造成局部的凍傷。
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國玉:對于這種冰凍的磨牙棒,我還是不太推薦的,因為咱們說的冰凍,其實一般指的就是冷凍。冷凍指的就是咱們冰箱的那種冷凍層,一般是在-18℃到-20℃這種的低溫,寶寶的口腔黏膜還是承受不了的。冷藏的話,一般就是咱們的冰箱的上層,通常也就是在零上4℃,這種情況下,短暫的一個冷藏,還是可以接受的。
記者了解到,磨牙棒冰凍后,硬度顯著增加。一些淀粉類或果蔬材質的磨牙棒,常溫狀態下硬度適中,能滿足嬰幼兒啃咬需求,但冰凍后硬度大幅上升,缺乏韌性。
專家指出,嬰幼兒牙齦和初萌的牙胚較為脆弱,啃咬過度堅硬的物體,確實存在導致牙齦損傷、出血甚至牙胚受影響的風險。
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國玉:有的小寶寶他的咬合力還是挺強的,如果咬合這種過硬的冰凍的磨牙棒,它有可能會出現牙齦的損傷、出血,然后甚至有的孩子可能會損傷到牙胚。
同時,像餅干類的自制磨牙棒材質偏脆,可能在嬰幼兒啃咬過程中掉落尖銳碎塊,帶來意外傷害。
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國玉:如果他選擇的這種果泥,或者說是一些食品類的東西,它有可能在啃咬過程中會發生這種脫落,或者說就是咬斷,那么這種情況就很容易發生噎住的風險,我們還是不太推薦自己去制作這種冷凍的磨牙棒。
寶寶出牙不適如何緩解?專家推薦有效方法
面對寶寶出牙期的煩躁不安、牙齦腫痛,家長到底該怎么辦?專家給出了更為科學和安全有效的方案,幫助寶寶舒適度過出牙關鍵期。
專家建議,可以選擇一些更加溫和的方式,緩解寶寶出牙期的癢痛。如果需要低溫減輕牙齦癢痛,可以選擇專為嬰兒設計的牙膠,并冷藏(4℃)而非冷凍后使用。核心原則是涼爽按摩,而不是冰凍刺激。
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國玉:推薦的是那種冷藏磨牙棒,千萬不要選擇那種冰凍的磨牙棒,而且也不建議把冷藏磨牙棒進行冰凍使用。
同時,可以按摩嬰幼兒牙齦,緩解腫脹不適。
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國玉:可以手指上套著干凈的濕紗布或者說硅膠的牙刷套,給他進行一個口腔黏膜的按摩,很多小寶寶會比較喜歡。
專家提示,如果給寶寶使用過冰凍磨牙棒,家長應觀察嬰幼兒口腔黏膜有無蒼白、裂口或出血,是否出現拒食、拒奶,或伴有發熱、腹瀉等感染跡象。